健康聚焦点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健康聚焦点 > 健康焦点 > 分析深度 治疗面部“水斑”的两首经方
分析深度 治疗面部“水斑”的两首经方
发布日期:2025-03-30 21:13    点击次数:67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365站群VIP

胡希恕经方医学

站群论坛面部各种色素沉着、色素斑,刘渡舟教授谓之“水色”、“水环”、“水斑”,即面部呈现黧黑之色,或两目周围呈现黑圈,或患者头额、鼻柱、两颊、颊下的皮里肉外显现黑斑。刘渡舟教授认为寒饮水气内伏,伤人阳气,荣卫气血运行不利,不能上华于面,面部可出现色素沉着。治疗本病,常用以下两方证: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二两,甘草(炙)二两。方解:茯苓、白术利尿逐水;桂枝降冲逆;甘草缓急迫。四药合用,具有通阳利水、宁心降冲的作用。故本方为治太阳表虚,又因心阳不足而饮邪上冲之头晕、目眩、身为振振摇、小便不利者。临床应用:面部各种色斑、黄褐斑、雀斑、黑眼圈、眼袋等,若表现呈“水色”,即面色黧黑或面见“水斑”,水斑就是“额、颊、鼻柱、口角等处,皮里肉外,出现黑斑,类似色素沉着”。伴见舌质淡嫩,舌苔水滑,为此方适应证。小青龙汤组成:麻黄(去节)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炙)三两,桂枝(去皮)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洗)半升。方解:本方麻黄、桂枝发汗以解太阳之表邪,宣肺平喘;半夏、干姜、细辛祛在里之寒饮,降逆平喘;配以白芍、五味子之酸收,以制麻、桂辛散太过,敛肺平喘。合则治太阳表不解,内有寒饮之恶寒发热、无汗、咳喘、溢饮者。临床应用:本方证病机关键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即本方治疗外有表邪不解,内有寒饮未去。表邪不解者,当见太阳表实证如恶寒、无汗等;内有寒饮未去者,则表现多端,如饮邪冲逆则或咳或喘或噎;饮停不化,小便不利则少腹满;寒饮下趋,水谷不别则或利;饮停则津液匮乏,不能上承则或渴;溢于肌肤则浮肿等。故证候多端,不好分辨,但其突出之里寒饮特征宜抓住,如舌苔水滑、清涕如水、痰多而稀夹泡沫等。若兼烦躁、口渴者,本方加石膏,即小青龙加石膏汤方证。本方证与苓桂术甘汤均可治面部“水斑”,但需鉴别,若见恶寒、无汗太阳表实证,内有寒饮未去者,考虑小青龙汤;若素体虚弱,有心悸、气短、头眩等心阳不足或太阳表虚者,考虑苓桂术甘汤。医案分享段某,女,46岁,面部褐色斑8个月。于2018年10月21日初诊。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双颊出现小片状浅褐色斑,自行外擦“祛斑化妆品”后皮疹无明显变化,日晒后皮疹面积有所扩大,颜色加深,遂来诊。现症见:面部片状褐色斑,分布对称,双颊明显,偶觉头眩,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白,脉弦。西医诊断:黄褐斑。辨证治法:水饮上犯,气血失调。治宜温阳化饮,调和气血。处方以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30g,桂枝15g,炒白术15g,甘草10g,冬瓜仁30g,玉竹30g,玫瑰花5g,黄芪30g,三棱15g,莪术15g,僵蚕15g。7剂,每2日1剂,水煎服。二诊:2018年11月18日。服药后,患者色斑颜色变淡,头眩好转,自觉近日工作压力大,上方加郁金15g,以行气解郁,继服7剂。三诊:2019年1月4日。患者色斑颜色明显变淡,头眩消失,心情转佳,在上方中去郁金,加牛膝15g,上病下取、调节气机,继服7剂巩固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