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剖析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670期】
今日练习李某,患心悸不宁,胆怯善惊,常有遇险临危之感,病此已三月余。体倦神疲,纳差,失眠少寐,肢体颤抖,不由自主。医治少效,舌淡红少苔,边有齿痕。脉疾速不宁。
拟____汤。2剂。(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药后惊悸、颤抖均止,纳增,眠佳。再服原方三剂善后。
答案下期公布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365建站上期答案:瓜蒂散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期原医案李某,男,16岁。因恢复高考,压力大而生病,头痛,眩晕,晕痛剧烈时呕吐痰涎,吐后则晕痛减轻,神气清爽。疲劳,天热后尤甚,饮食不思,大便3~4日一行,面色萎黄,瘦弱,神疲倦怠。舌苔白腻,脉沉滑无力。脉症相参,证属痰饮为患。盖用脑劳心,心脾两伤,忧思气结,痰饮遂生。观其状,病邪有外出之势,法宜因势利导,一涌吐之。涌吐之用,实倒行逆施之举。体质虚弱者,显属不宜,然不吐则邪无以出。

证情若此,计将安出,仿黄龙汤制方之意,一用四君子汤以扶正,一用瓜蒂散以祛邪。拟: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6g,瓜蒂散3g (药汤送下)
二诊:药后呕吐痰涎约有碗余,头痛眩晕不再,谓头脑清晰,若拨云见日。此痰饮逐出故也。
其后之治法,即调气机,健脾胃,使得痰饮不生,方为补天之道。拟小柴胡汤加味:柴胡12g,黄芩10g 半夏10g,党参10g,甘草6g,茯苓15g,泽泻15g,白术15g。三剂。
三诊:夜读深更,或气温偏高亦未晕痛。为除病根,原方续服三剂。后闻高考。蟾宫折桂。
学习经典《伤寒论》第166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当吐之,宜瓜蒂散。
《伤寒论》第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