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焦点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健康聚焦点 > 热点聚焦 > 点评权威 名医方之治慢阻肺和哮喘方
点评权威 名医方之治慢阻肺和哮喘方
发布日期:2025-03-09 21:34    点击次数:186

方和谦(1923—2009),首届国医大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他出身中医世家,从医60余年,在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领域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擅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365站群365建站微信二维码

方和谦治疗慢阻肺(COPD)和哮喘的核心学术思想1. 整体观与脏腑辨证:  方教授认为慢阻肺和哮喘的发病与“肺、脾、肾三脏虚损”密切相关,外感六淫(如风寒、痰湿)是诱发因素。治疗需注重扶正固本、化痰平喘,强调“补肺健脾益肾”与“祛痰化瘀”相结合。2. 分期论治:  急性期:以祛邪为主,注重宣肺化痰、解痉平喘;  缓解期:以扶正固本为主,注重补益肺脾肾,增强机体免疫力。3. 重视痰瘀互结:     认为痰浊壅肺、瘀血阻络是疾病迁延的关键病机,常配伍活血化瘀药物。二、代表方剂(1)慢阻肺(COPD)主方  方名:补肺健脾化痰方(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其组成(示例,具体需结合临床调整): 黄芪、党参、白术补肺气;半夏、紫苏子、白芥子化痰平喘;丹参、川芎活血通络;补骨脂、五味子益肾纳气;茯苓渗湿利水、陈皮化痰、甘草调诸药。  方解:黄芪、党参补益肺脾之气;半夏、紫苏子降气化痰;丹参、川芎改善肺循环;补骨脂温肾纳气,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同治。(2)支气管哮喘主方方名:平喘固本汤(根据医案总结)  其组成:  宣肺平喘:麻黄、杏仁、地龙;  扶正固本:太子参、山药、山茱萸;  化痰通络:浙贝母、瓜蒌、僵蚕;  调节免疫:灵芝、甘草。  加减:寒哮加细辛、干姜;热哮加石膏、黄芩;痰多者加葶苈子、莱菔子。三、典型医案医案1: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男,68岁,慢阻肺病史10年,因受凉后咳喘加重,痰多色白黏稠,动则气促,舌淡紫、苔白腻,脉滑。  辨证:肺脾气虚,痰瘀阻肺。  治则:益气健脾,化痰活血。  处方(简化):  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半夏10g,紫苏子10g,丹参15g,茯苓15g,陈皮10g,甘草6g。  疗效:服药7剂后痰量减少,气促缓解;续服14剂,加补骨脂10g,病情稳定。医案2:支气管哮喘(热哮)患者:女,42岁,哮喘反复发作,喉中痰鸣,痰黄稠,口干,舌红苔黄,脉数。  辨证:痰热壅肺,肺肾两虚。  治则:清热化痰,补肾纳气。  处方(简化):  麻黄6g,杏仁10g,地龙10g,黄芩10g,瓜蒌15g,浙贝母10g,太子参15g,山药15g,灵芝10g,甘草6g。  疗效:5剂后喘息减轻,去麻黄加五味子10g,连服1月,发作频率显著降低。四、学术特色与用药规律1. 注重气机升降:善用麻黄、杏仁宣肺,紫苏子、半夏降气,调节肺气壅滞。  2. 扶正贯穿全程:即使急性期亦少用峻猛攻伐药,常以太子参、黄芪顾护正气。  3. 虫类药应用:地龙、僵蚕解痉通络,改善气道高反应性。  4. 现代药理学结合:丹参、川芎等改善微循环,灵芝调节免疫功能。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本文所涉及到各类中成药、药方、验方仅做中医知识分享,不作为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非专业人士请勿擅自盲目试方,后果自负。参考文献1. 方和谦临床经验集(需查阅北京朝阳医院内部资料或学术传承出版物)。 2. 《方和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验》(《北京中医药》杂志相关论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