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素 浙大儿院感染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感染与免疫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感染委员会委员等。 专业方向:擅长儿童反复感染、发热待查、EB病毒感染、结核病、儿童抗生素应用、复杂疑难感染、细菌性脑膜炎、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笔述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 黄丽素主任医师
最近,10岁的男孩小宇因为反复发热、鼻塞、夜间打呼噜严重,甚至出现呼吸暂停,被家长带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他的扁桃体肿得几乎堵住了喉咙,当地医院建议手术切除腺样体和扁桃体。但进一步检查后,医生发现小宇的症状其实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经过抗病毒和激素治疗,他的鼻塞、打呼噜明显改善,扁桃体也缩小了,最终避免了手术。
EB病毒感染
易和普通感冒
或细菌感染混淆
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比如亲吻、共用餐具等,因此也被称为“亲吻病”。感染后,病毒可能潜伏1-2个月,症状可持续3-6个月,容易被误认为是“慢性鼻炎”或“腺样体肥大”。约15%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其实和EB病毒感染有关。
365建站EB病毒感染的孩子通常会有这些表现:鼻塞、打呼噜、张口呼吸(因为淋巴结肿大阻塞气道);扁桃体肿大、喉咙痛、白色分泌物(常伴有口臭);还可能伴随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少数孩子甚至会出现肝脾肿大。
很多家长容易把EB病毒感染和普通感冒或细菌感染混淆,但其实它们有明显区别。比如,EB病毒感染的鼻塞、打呼噜通常持续数月,而普通感冒一般一周内就会缓解;EB病毒感染的扁桃体常有白色灰色膜状分泌物,并伴有口臭;而链球菌感染的扁桃体通常是脓性分泌物,往往更痛,尤其是吞咽时。另外,EB病毒感染的孩子颈部淋巴结肿大往往更明显,对称且持续时间长,还可能有双眼睑水肿。
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
也不要盲目选择手术
如果孩子出现鼻塞、打呼噜超过两周,或者扁桃体肿大伴口臭,建议家长带去医院排查EB病毒感染。这种确诊对于手术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用3个月往往腺样体会好转,如果知道是这个病毒,家长大多就会选择观察;如果不知道是这个病毒,3个月太久,家长心急等不了就去切除了腺样体。年幼孩子的腺样体切除可能会增加近期的呼吸道感染次数和远期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对于轻度症状的孩子,可以通过生理盐水喷鼻、多漱口、清淡饮食等方式护理,避免交叉感染。如果症状较重,医生可能会建议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鼻喷激素(如内舒拿)缓解鼻塞,或者在严重气道阻塞时短期使用激素(如甲泼尼龙)。只有在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孩子反复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时,才需要考虑手术。
给妈妈们的建议:
1.预防EB病毒感染:避免亲吻孩子的嘴巴,不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2.及时就医:如果孩子发热超过5天、出现呼吸暂停、无法正常进食或睡眠,一定要尽快就医。

3.避免误区: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对病毒无效),也不要因为焦虑而盲目选择手术。
EB病毒感染虽然病程较长,但大多数孩子预后良好。只要耐心护理、规范治疗,孩子最终都能康复。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症状,建议尽早咨询专业医生,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
关于EB病毒的防护
家长需特别注意
即使孩子症状消失,仍需检查血液直至完全转阴。由于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且感染后病毒可在体内持续存在(约80%的孩子感染后半年内检测仍呈阳性),曾有孩子来我们这里治疗,一筛查,发现家里奶奶感染了传给孩子,因此家庭防护尤为重要,尤其对儿童与老人,以及免疫抑制患者。除了避免亲吻孩子嘴巴、不共用餐具外,家长还需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严格分餐制:给孩子准备专用碗筷、水杯,使用后及时清洗并定期煮沸消毒(100℃煮沸5分钟)。避免用嘴吹凉孩子的食物,建议自然放凉或用小风扇辅助。
个人用品隔离:毛巾、牙刷、脸盆等洗漱用品单独存放,避免混用。孩子的玩具(尤其是入口的咬胶、安抚奶嘴)需每日清洗消毒。
生活习惯调整:教会孩子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20秒。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纸巾及时丢弃并洗手。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集体生活防护:幼儿园或学校期间,提醒孩子不与他人共用水杯、共吃零食。体育课后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避免共用擦汗毛巾。
增强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学龄儿童每天9-11小时),适当补充维生素C(如新鲜水果)。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有肝脾肿大的孩子需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