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半夏证十一少阳十二: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172】【辨346】)
此条,先生释文虽言“少阳经气郁而克戊土,土病而下脘不容”,实则,“泄利”者,究为脾陷也。前文言:“呕利者,非太阳、少阳之病,而实阳明之病也。缘甲木郁则克戊土,胃以仓禀之官,而被甲木之邪,经迫腑郁,不能容纳,故病上呕而下利。究之胃病则气逆,逆则为呕;脾病则气陷,陷则为利。”[1]又“中气运转,故吐利不作。水谷不消,在上脘者,则胃逆而为吐;在下脘者,则脾陷而为利。”[2]明示“下脘不容”之泄利,是“脾陷而为利”。且呕多利多,其病又不同。如“呕多者,少阳传阳明之病;利多者,少阳传太阴之病也。”[3]
![365站群VIP](/images/vip2.png)
黄芩汤证之利,乃热利。常见腹泻气急、肛门热痛等症状。脾陷之利,因于肝木之陷;肝木之陷,因于胆木之逆。甲乙同气,右不降则左不升之故也。黄芩、芍药治其本。此证加大剂生麦芽,助疏达肝木,标本兼治,升降俱调,亦可。
365建站据原文所述,此证太阳经之症状不明显。若“合病”二字无误,则应乃太阳中风使少阳郁热不降、致乙木克己土而见热利。“发热”之证必见而应兼见“汗出”“恶风”。简言之,太少合病,乃太阳中风并见少阳郁热之证。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1] 《伤寒悬解·卷八·少阳经上篇·少阳本病·腑病脏病连经》。
[2] 《伤寒悬解·卷十三·伤寒类证·霍乱·霍乱一》。
[3] 《伤寒悬解·卷八·少阳经上篇·少阳本病·腑病脏病连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