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图片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咱们继续请你开方。今儿这个患者,虽然病情较为常见,但是治疗过程却一波三折。你来看看,你对此有何高见。
话说一个男子,当时35岁。住院的时间,是上世纪60年代,即1964年的8月份。说起来,这年头有点多了。
怎么回事呢?此人是因为胃溃疡住院治疗的。
结果,住院期间,有这么一天晚上,他忽然之间就感觉到头晕目眩,简直是无法忍受,四周所有的景物全都颠倒过来,天旋地转,稍微迈一步就恶心得要命,只能闭上眼睛来稍微缓解,不敢睁眼,不敢起床,不敢如厕。
同时,此人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面对这个患者,医院里的大夫就开会了,研究该怎么办。
站群论坛其中有人主张,说这个情况是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所致,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应该用滋肾平肝之法来应对。
结果呢,用了一段时间相应汤药,患者没有一点改善。
这个时候,就有人站出来了,当然是比较少的一部分年轻人,他们觉得患者虽然舌红,但是面色苍白、苔薄白而腻,脉象沉而微滑。这不应该是肝风内动,而是痰饮之象。所以呀,得用别的方子。
啥方子呢?其中一味药,是川牛膝。在川牛膝的旁边,配了一张经方。这经方,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是却有非常明显的健脾化饮,利水降逆的功效。其中有一味药,名字是俩字儿,都带三点水旁。
图片
此方一出,大家伙寻思,那就试试吧。结果这一尝试,不要紧,患者两剂以后眩晕明显减轻,小便增多。尽管还有一点恶心,但是比之前好太多了。
可是,面对这个结果,有一些最早发表意见的老大夫,脸儿上挂不住了,强调说眼前这个好转,应该是之前滋肾平肝之法显效之故,是吃了之前的药产生的效果,和后来换方没关系。

既然这么说,那好,咱给换过来吧。于是,嘱咐患者再服滋肾平肝之方。
患者自己也纳闷儿,这药怎么换来换去的呢?可是这回一吃完,眩晕之感依旧,没见好。
怎么办?得了,开会一研究,还是用健脾化饮,利水降逆的方子吧,就是川牛膝,搭配一传统经方。
你看看,结果,这一次是让人彻底信服了。患者服用一剂之后,眩晕感大大减轻,很快就能自己走路、如厕。恶心之感消失,食欲好转,二便正常。
方子不变,再投4剂,患者诸证悉平。
这是1965年,在《中医杂志》上刊发的验案。 虽然这是老黄历了, 但是依然有看头。
好了,故事给你讲完了。你来想想看,当时那少数医家,到底用了什么经方,搭配川牛膝,把患者的状态扭转过来了呢?
请注意,这方子的应用,主旨在于健脾化饮,利水降逆。此外,您还应该注意此患的全身症状和舌脉特点。本着这些思路走,我觉得你应该能猜出原委。
如果你此刻心中有答案,那不妨写在本文的留言区。文老师期待看到你的见解。为了让大家都独立思考,您的留言,我们在公布答案之前,暂时不予精选公开。
好了,该提示的都提示了。我们现在开始。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