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焦点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健康聚焦点 > 专家点评 > 专家见解 伤寒论第107条
专家见解 伤寒论第107条
发布日期:2025-02-04 14:18    点击次数:130

(柴胡龙骨牡蛎证五少阳二十八: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07】【辨186】)

少阳坏病,常理乃是传腑或传脏“二选一”。如先生释《伤寒论》第146条(少阳七):“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示:“少阳以相火化气,寒往则纯是发热。若但热无寒,则发热更剧。无发热而兼恶寒者。”[1]至于果是恶寒,先生于该释文称,“此皆少阳之病。而微见恶寒,则太阳之外证未去也。宜柴胡合桂枝,双解太少之经邪也。”

但是,要看传腑或传脏的“传”字怎么理解。如果“传”字是“导致出现”的意思,那么,少阳坏病的传腑传脏并非必然是“二选一”的情形,而是常有腑证与脏证并见者。如此条,先生释文示:“下伤中气,胃逆而为胸满。……己土湿动,机关壅滞,则一身尽重,不可转侧。”[2]胃逆腑热[3],故用大黄;“己土湿动”则为脾脏之湿。

365站群VIP

脏腑之病不可能各占一半。此证,从方中药量来看,除了柴胡就是大黄了,似乎是坏病而入阳明居多。但是,胃逆腑热之“谵语”“胸满烦惊”“小便不利”等症,全是因为脾陷所致;脾陷全是因为误下所致。也就是说,“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才是病本(湿重)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简单说,此证乃因误下;乃下后阳虚土湿,肝脾郁陷而胆胃上逆之证。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365站群

[1] 《伤寒悬解·卷八·少阳经上篇·柴胡桂枝证六·少阳七》。

[2] 《伤寒悬解·卷九·少阳经下篇·柴胡龙骨牡蛎证五·少阳二十八》。方中大黄所泻之“火”,应为胃腑之瘀热。如《伤寒说意·卷七·少阳经坏病·少阳坏病入阳明证·下后心惊》:“……宜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茯苓去湿,大黄泻热……”笔者注。

[3] 谵语一般也认为是阳明腑病。《伤寒说意·卷七·少阳经坏病·少阳坏病入阳明证·汗后心悸》:“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不可发汗。汗亡心液,火炎神乱,则生谵语,便是里入胃腑。”笔者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