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焦点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健康聚焦点 > 专家点评 > 点评权威 双“人工心”植入! 亚心专家带她生命重启
点评权威 双“人工心”植入! 亚心专家带她生命重启
发布日期:2025-03-12 17:10    点击次数:166
365站群VIP

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通讯员吕惠宋蒙

六旬女子心脏扩大至正常人的2倍,双心室衰竭,走路都很困难,最终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生命岌岌可危,“换心”是活下去的唯一办法。但在心脏供体紧缺,匹配难度极大的情况下,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多学科协作,为患者植入双心室辅助,分别给左右心室供能,如同安装了“双引擎”,实现生命“重启”。据悉,谢女士恢复情况良好,目前已转至普通病房。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华正东主任(中)为患者进行手术

女子双心室衰竭,病重到无法走路

61岁的谢女士(化姓)家住湖南,最近她发现身体越来越糟糕,说话费力,走路也困难。在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提出了心脏移植的建议。谢女士一听诊断就蒙了,她没想到心脏的问题进展得这么快。

谢女士说,4年前她开始胸闷难受,其间还曾晕倒,拖了2年症状加重后她才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心脏已变大,需用药治疗,此后的2年时间她也一直遵医嘱服药,结果还是没能阻止病情加重。

绝望之际,谢女士一家从老家来到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就诊。检查中,医生发现她的心脏严重扩大,尤其是左心室直径达7.8厘米,是正常成人的2倍,且心肌被撑得非常薄,泵血能力只有正常的1/4,并且已进展至双心室衰竭,最终确诊为重度扩张型心肌病,生命岌岌可危。

该院心外科主任华正东表示,当前对谢女士来说,内科治疗已无法逆转,心脏移植是有效的治疗办法,但心脏供体紧缺,匹配非常困难,谢女士的情况危重,很可能等不到供体,而植入人工心脏是延续生命的唯一办法。

但手术又面临新的问题。华正东解释,患者的左、右心室都出现了衰竭,若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则无法挽救衰竭的右心,最终会导致治疗失败。

“最佳的解决办法,是各植入一个辅助装置,分别为左右心室供能。”华正东说,如同给车加装“双引擎”,才能保证足马力地行驶。

3D扫描精准定位,双“人工心”重启生命

我国心力衰竭患者超过1000万人,其中约7%至8%为终末期心衰,约30%的终末期心衰患者会出现双心室衰竭,也就是左、右心室均射血能力不足,需要全心支持。目前,全球的双心室辅助装置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如何在狭小的胸腔内,合理地“安置”两个辅助泵、两根人工血管?华正东团队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同时利用3D扫描获取了谢女士心脏的完整三维数据,提前进行模拟,确定好泵头和人工血管的最佳放置位置。

经过周全的手术设计和术前准备,3月4日,谢女士的手术开始。华正东精准操作,将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到谢女士的心内,并顺利启动运转,全程历时近6个小时。

手术后的胸片影像

“如何平衡左右心室的参数,也极具挑战,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华正东解释。为此,重症监护室主任任海波带领医护人员全天候看护,根据实时监测指标及时调整泵速和流量。经过精心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的及早介入,谢女士术后7小时拔除气管插管,术后18个小时开始床旁坐位训练,术后第二天可在病区步行100米。目前,她已转至普通病房。

任海波主任(左)与谢女士交谈

谢女士已能下地活动

谢女士已转至普通病房

“人工心脏技术不断升级,为众多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华正东介绍,该院一年来已为30余名患者植入“人工心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谢女士也是医院首位双心室辅助植入患者。这意味医院在终末期心衰治疗上的又一次突破,为患者提供治疗更优解。